在广东、上海、北京之外,更多的省份宣布在2022年推动隐性债务清零,但着力点并非整个省级行政区,而是辖内的市县。
西藏自治区近日公布了《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在安排2022年工作时,预算报告称,夯实部门和单位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坚决禁止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严肃问责,开展地市级隐性债务清零试点。
预算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西藏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54.3亿元(一般债务397.3亿元,专项债务157亿元),余额495.7亿元(一般债务340.7亿元,专项债务155亿元),风险总体可控。横向对比看,在31个省份中,西藏法定政府债务余额最低。
不过预算报告并未披露西藏隐性债务规模。在回顾2021年工作时,预算报告提出,坚决刹住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争取中央财政试点资格,组织做好全区县级隐性债务清零工作,积极采取债务展期等方式缓解化债压力。
西藏首府拉萨市财政局则披露,2020 年拉萨市债务率46%,等级“绿色”,债务风险可控。2021 年,共化解政府隐性债务25.08 亿元,占全年化债计划的138.22%。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24.46 亿元,化债率54.32%,超计划化债11.72%。用好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政策,做好债券资金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实现建制县(区)政府隐性债务清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除西藏外,目前提出隐性债务清零的地区有以下几个省份及下辖区域:
广东省:
去年10月,广东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研究该省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会议表示,广东始终将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决遏制增量、加快化解存量,当前政府债务总体安全、风险可控,具备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的工作基础。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健全机制统筹推进,依法依规全面清理存量隐性债务,确保按期完成试点任务。
今年1月20日,广东省宣布,2021年实施新一轮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率先开展全省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如期实现“清零”目标。
从广东部分地区公布的预算报告可管窥隐性债务清零的方式。汕头市龙湖区预算调整方案披露,截至2021年9月底,经财政部广东监管局核定龙湖区隐性债务余额共13249万元。
报告还披露,根据广东省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精神及隐性债务清零工作部署,经报区委区政府批准同意,10月份申报再融资一般债券11600万元分别安排用于偿还“汕头市龙湖区12个小区道路维修改造和17条城市支路维修改造融资、建设和维护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本金6200万元、“汕头市龙湖区黄厝围沟综合整治工程”本金5400万元。其余部分通过预算安排资金偿还以及核销、压降等方式化解,至11月30日,已初步完成隐性债务化解清零任务。
上海市:
上海市去年10月25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上海市“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会议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关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正式启动“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
上海下辖松江区披露,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市将在2022年8月前实现全域无隐性债。本区已在2021年7月通过预算安排及存量资金全部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前实现本区全域无隐性债务。
北京市:
北京相关部门并未宣布隐性债务“清零”。但据上海市去年末公布的《关于提请审议
<上海市2021年市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
的议案的说明》(预算调整方案说明)披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决策部署,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纳入全国“全域无隐性债务”第一批试点省市,启动试点工作。
2021年12月15日,北京市发行1721亿元再融资债,用途为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此次北京再融资债发行方式为定向,即面向本市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中特定债权人,采取簿记建档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用以置换本地区地方政府相应的存量债务。叠加今年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北京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将达2570亿。
这批再融资债券用途只是模糊表述为“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实际用途一般用于偿还隐性债务。
陕西省:
陕西省日前公布的预算报告在对2022年工作进行安排时表示,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重点市县风险化解和融资平台整合升级,推进隐性债务“清零”试点,抓好法定债务、隐性债务动态监测。
陕西多个地方也表态要设立隐性债务清零专班。汉中市政府网站去年12月27日发布通知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高质量完成本市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任务,推动地方政府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合并监管,根据财政部和省政府关于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决定在汉中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汉中市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专班。
陕西省辖县级市兴平市去年12月披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高质高效完成隐性债务试点的工作任务,推动实现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合并监管,根据财政部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市政府决定成立隐性债务试点清零工作专班。
再如,去年12月21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县财政局关于全县隐性债务化解风险排查工作汇报,研究成立定边县政府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工作专班。
江苏省:
江苏省东海县今年表示,政府隐性债务在全省率先清零。在总结经验时,东海县表示:
立足于“早”:坚持早谋划、早启动、早部署,东海县坚持每年年初在精准摸排掌握隐性债务总量、类别、期限结构、资金用途等情况基础上,按照“一债一策”要求,制定年度还款计划,将全部债务逐笔分解到具体单位,明确到具体责任人,高效推进债务化解工作。
着眼于“实”,抓牢抓实债务化解工作。财力保障“实”。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力加强税收征管,积极盘活资产资源,加快土地挂牌出让,有序开展土地“双清”、僵尸企业清退等工作,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用真金白银化债,坚决杜绝“数字搬家”,为隐性债务清零提供资金支持。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表示,全国范围内推进隐债清零将采取先易后难的步骤,第一步是国务院明确的北上深等债务轻且经济强的区域,第二步是经济较好,但有一定债务压力的区域,以及经济不强但债务较轻的区域(例如陕西汉中市等),第三步经济弱且债务重的区域。但需要明确的是上述两条主线:托底缓释以及隐债清零并不冲突,更大的概率是两者同步推进。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志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