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智能手机市场砍单消息不断,71家消费电子公司业绩下滑,高端市场突围或成关键?
 

  据媒体最新报道,中国三大手机厂商小米、OPPO和vivo已通知供应商,2022年4-6月以后的供货量将比此前计划减少2成左右。

  结合中国信通院近期发布的数据,2022年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46.0万部,同比下降40.5%。1-3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6934.6万部,同比下降29.2%。

  智能手机市场的悲观情绪进一步蔓延。这在A股消费电子产业链业绩中亦有迹可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wind数据显示,148家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里,一季度有7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智能手机出货下滑

  前述报道称,小米相关人士透露,原计划2022年供应2亿部智能手机,但已通知供货商,将减为1亿6000万-1亿8000万部。vivo和OPPO也将4-6月和7-9月的订单比此前计划减少约2成。

  实际上随着4G、大屏渗透率逐步饱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显露疲态。中国信通院数据,2018年至2021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分别为4.14亿部、3.89亿部、3.08亿部和3.51亿部,4年中仅去年微弱提升。

  5G似乎没带起来新一波换机潮,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目前已经超31个月;而2019年初,中国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仅为24.3个月。

  疫情再让行业雪上加霜,招商证券研报分析,近期国内疫情反复使手机需求进一步疲软,3月以来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通胀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国内手机需求将持续走弱。

  上游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有明显感受,该公司一季度28.7%的收入来自智能手机,环比下降2.5%,并表示这部分收入占比下滑符合公司市场判断和产能分配部署。

  上周业绩会上,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分析,消费电子、手机等存量市场已经进入去库存阶段,开始软着陆,有的客户在某些地区的手机供应链上甚至有5个月的库存。其还判断今年手机出货较预期至少减少2亿部,降幅主要发生在中国厂商和中国市场。

  无独有偶,wind数据显示,148家消费电子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里,一季度有71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降幅较大的有国科微(300672.SZ )、大富科技(300134.SZ),降幅在20倍左右;诚迈科技(300598.SZ)、欧菲光(002456.SZ)、瀛通通讯(002861.SZ)、东方通(300379.SZ)、合力泰(002217.SZ)、千方科技(002373.SZ)、沪硅产业-U(688126.SH)、长盈精密(300115.SZ)一季度净利润降幅超过200%。

  高端机市场或有增量

  与上述厂商砍单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品牌仍乐观。

  据报道,苹果第2季将增产1000万部iPhone13 Pro,主力代工厂鸿海也小规模招工,除了应付增产的订单,也为下半年将推出的iPhone14新机做准备。虽然第2季为传统淡季、苹果新旧机种交接的转换期,但iPhone13 Pro系列销售强劲,目前该系列供应量相对短缺。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研究分析师则认为,下半年销量情况会比上半年好些。苹果会在每年第四季度发售新机,带动一些销量的拉升,同时,其他品牌也会发布不少新机冲刺业绩,再叠加年尾的各种大促活动,对整个市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三星方面,接近供应链人士称,2022年的供货略微高于上年的逾2亿7000万部,供应链集中于韩国和越南。美国谷歌的供货商称,2022年将制造达到上年2倍的1000万部。

  不难发现,上述品牌均属于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或快速增长的厂商。

  华为的高端市场被三星和苹果瓜分,后者的行业话语权日益增强。Canalys最新报告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三星以24%的市场份额领先市场,高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19%。由于市场对iPhone13系列的需求不断增长,苹果公司排名第二,第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业内也公认,智能手机增速虽然放缓,但高端机市场还有增量,是所有品牌必须冲击的领域。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速为7%,但去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平均批发价400美元以上约合人民币2540元)的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达有史以来最高的24%,增速超过整体智能手机市场。高端市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7%的份额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迭代需求的推动下,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可能会继续增长,并超过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速度。此外,消费者的换机周期拉长,可以通过高端机的高利润抵消换机周期长带来的利润流失,避免陷入中低端价格战的陷阱。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张赛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2022-05-2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