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代表委员建议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四五”时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应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环境,建设和运行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原行长杨小平介绍,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功能稳步增强,作为计价货币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逐渐显现,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保持了稳定地位。

  “人民币自2016年加入SDR货币篮子以来,已被正式赋予全球公共物品属性。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升,将增加储备货币这一全球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平衡和稳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将顺应市场需求,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对当前人民币境外使用面临的制约,杨小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接受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周边国家金融基础设施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跨境金融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强化。

  优化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使用环境

  杨小平建议,加强同周边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合作,搭建我国与周边国家金融合作框架和发展规划,优化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使用环境。

  “稳慎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使用,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计价货币功能。继续促进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内外联动、互联互通功能,为境外人民币需求提供流动性和金融产品服务。”杨小平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崔瑜表示,我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应尊重东盟国家关于本国货币发展诉求。中国已与近40个国家或地区做了货币互换,包括诸多东盟国家成员。在与东盟国家经济来往时,应配套创造使用人民币或东盟国家货币的大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人民币和东盟国家货币协同发展理念。

  具体而言,崔瑜认为,不仅要建设和运行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还要推动一个多方共同参与、利益均沾的综合性跨境支付渠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1-03-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