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7日)今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全球商报联盟、香港商报共同主办的“全球银行透明度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中发布了2011财政年度的透明度评价结果,在29家亚太区重要上市银行评选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获得了亚太区商业银行透明度金奖,中国银行则获得了全球系统银行透明度银奖,中国银行业的透明度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银行作为当前社会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银行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也需要增强自身的透明度水平,有病医病,无病预防才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强调,“巴塞尔协议改变了、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要求,高质量的财务报表对提升金融市场的透明度,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银行透明度更是关乎了切身利益。2012年以来,不断有银行被爆出员工违规私售理财产品的丑闻,华夏银行前员工涉案金额上亿元的教训也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投资者的弱势。利润机构拿的多,风险投资者分担的多皆是行业透明度不够的结果。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金融产品透明度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增强商业银行透明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投资者买金融产品时其实不太清楚他买的产品是债权关系、股权关系还是信托关系,金融产品应该明示这种关系。有时候银行把金融产品大肆宣扬,对金融产品有提示,但不是明确地提示。银行卖理财产品在柜台上,法律关系上、风险不揭示清楚,老百姓很多认为他买的是银行存款。”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越来越透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大幅提升,引起了海外的极大关注。论坛主办方香港商报董事总经理徐霆介绍说,中国银行业的透明度水平,包括信息披露水平、风险披露等等,已经与国际水准逐渐接轨,多家银行已经集体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利润总额中占据了三成,并在国际监管规则中话语权不断提高,一些优秀银行透明度水平已经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中国银行业整体透明度水平是令人满意的。
从榜单上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均榜上有名,坚持24小时营业的龙江银行也获得了公众服务互动最佳城商行的称号。放眼国际金融市场,工商银行的透明度已和汇丰控股、摩根士丹利等知名企业不相上下。未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势必伴随着信息披露工作的不断完善,公平、规范、透明的金融环境也将渐行渐近。(摘自《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