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行简介 特色业务 最新业务 分行动态 经营网点 客户服务
首页  >

中国工商银行海外版图不断扩张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在中国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工商银行也在不断扩张其海外版图,目前该行的境外机构网络布局已初具规模,境外资产稳步增长,经营效益逐步提高,跨国经营战略有了飞跃性的拓展。截至2004年年末,工商银行已经拥有16家境外机构,其中分行8家、全资子银行3家、控股公司2家、代表处3家,境外分支机构总数已达100家。境外机构资产总额达到200.3亿美元,比年初增长13.8%,累计实现拨备后利润1.29亿美元,较2003年增加了1767万美元,增幅达到16%;全年共办理国际结算业务347 亿美元;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不良资产率为0.88%,较年初下降了1.06%,拔备覆盖率为110%,较年初增加35.9%,不良资产率与拔备充足率均已达到国际同业先进水平。

  早在成立之初,工商银行为发展国际业务,就开始与境外机构合资组建中外合资银行,进行了跨国经营的初步尝试。1985年参与设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1987年合资组建深圳华商银行,1992年与法国巴黎银行合资设立有上海巴黎银行,1996年又与韩国第一银行合资设立了青岛国际银行。现在看来,合资银行对于工商银行培养人才和引进国外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资银行经营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合资银行这种经营形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此,工商银行在对跨国经营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的同时,按照有进有退、突出发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逐步退出了合资银行的经营,而将重点转向了打造自己的海外机构版图上。

  从1993年在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境外分行以来,工商银行一直积极推行跨国经营战略,先后在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设立、参资持股和控股等方式先后拥有了100家分支机构,构筑了批发与零售银行业务、投资和商业银行业务并举的综合银行服务体系。而在机构设置的模式选择上,工商银行已从最初单一设立分支机构,逐步发展到走并购扩张之路,特别是通过在香港、欧洲等地的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工商银行海外业务实力在整体上得以提升,业务规模成倍增加,机构网络快速扩张。2000年7月,工商银行成功收购香港友联银行,并改组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2001年7月,工商银行整合香港分行与工银亚洲,重新定位了香港分行和工银亚洲的业务发展方向。工银亚洲利用工商银行内地的网络、客户基础、资金实力、清算系统等资源优势,与内地机构携手拓展海外市场,为客户提供跨地域的一体化服务,很快成为工商银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龙头、资本市场运作的平台和海外业务的旗舰。2003年12月,工银亚洲收购了比利时富通集团在香港的华比富通银行,工银亚洲规模进一步壮大,分行网络增至42家,在香港银行业中按总资产排行升至第6位。这是中国的银行业在境外收购欧资银行的第一个案例,收购行动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工银亚洲股价因此大幅攀升。此外,工商银行还广泛与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建立业务联系,截至2004年底已同全球1018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进一步将服务网络延伸至世界各地。

  在海外机构网络快速扩张的同时,工商银行各境外营业机构通过开拓重点客户,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2004年工银亚洲的国际结算量和福费廷业务量分别超过230亿美元和28亿港元,各项业务全面发展。汉城分行与韩国当地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2004年国际结算业务量突破30亿美元。东京分行的各项业务得到全面发展,全年实现账面利润696万美元,同比增长202万美元,增幅41%,创历史最好水平。成立仅一年的工银伦敦则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全年业务总量达到近3亿美元。

  从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追随产业扩张潮流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近年来跨国银行普遍表现出了追随客户、服务客户的原则。跨国银行通过与跨国公司总部紧密的业务联系,当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有金融需求时,跨国银行比当地银行或其他外国银行拥有更多的服务优势。在这一方面,工商银行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境内外机构业务联动发展海外业务,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该行在中国金融政策体系框架内,通过创新产品,改善服务,成功地为一些企业解决了境外融资难题。目前工商银行可以向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除常用的直接贷款、出口信贷、对外担保、组织银团贷款等方式外,还有一些更为便捷的新型融资方式,如“内保外贷”方式,通过工商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向境外的企业或项目公司直接提供融资。

  随着工商银行跨国经营战略的不断推进,该行境外机构逐年增加,业务品种和规模日益扩大,加强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为进一步优化境外机构管理体制,2004年工商银行在国际业务部内组建境外机构管理部,作为落实跨国经营战略的牵头组织部门、境外机构的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协调行内各部门加强境外机构管理、组织和推动境内外业务联动的枢纽。在内控制度方面,2004年工商银行先后制定了《境外分行经营管理规定》等制度办法,通过对境外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设置与运作,完善了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机制;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引导境外分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形成较为健全、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管理控制体系;通过细化各类业务管理办法,将风险控制融合落实到业务处理环节;通过改进激励机制,完善对境外机构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对境外机构的全面、公正考核;通过不断改进境外分行授权管理及业务指标体系,引导境外机构科学调整经营策略,实现良性发展。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2005年该行将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快境外网络建设,为我国海外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在银监会的指导下,深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风险,推动跨国经营持续健康发展。而在跨国经营战略上,工商银行将按照“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原则,从布局上面向世界,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在亚洲依托中国在东盟和亚洲地区的影响,结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10+1”、“10+3”的合作框架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在欧洲则是将法兰克福、卢森堡和伦敦这三家机构经营好,以经营本地化为中心,尽快融入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主流,积极开展特色经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对于北美市场,将继续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尽快突破。 (转自总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