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市場早報
9月稀土出口量增7.6%|生成式AI用戶半年翻倍|冰雪產業規模將破萬億
2025年10月20日
大市焦點新聞
9月稀土出口量增7.6%
根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稀土及其製品出口量達到10538噸,同比增長7.6%;而1至9月累計出口量則為95875噸,同比增長3.1%。這一數據反映出稀土出口市場的穩步增長趨勢。
相關板塊:稀土及資源板塊
生成式AI用戶半年翻倍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會上發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戶規模已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用戶規模在半年內實現翻倍;普及率亦達到36.5%,顯示出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普及與應用。
相關板塊:人工智能板塊
冰雪產業規模將破萬億
《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053億元。除總規模迅猛擴張外,冰雪消費亦呈現快速提升趨勢。此外,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發佈的《大眾冰雪消費市場研究報告(2024—2025冰雪季)》顯示,截至2025年4月,我國擁有室內滑雪場79個,比上一年度增長20個,增幅達33.9%,且仍有16個在建。按照規劃,到2030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
相關板塊:旅遊板塊
個股重點新聞
國壽(02628)
預計2025年首三季股東淨利潤約1567.85億至1776.8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0%至70%。
紫金礦業(02899)
第三季股東應佔盈利145.7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7.14%,營業收入864.89億元。
優必選(9880)
中標1.26億元人形機器人項目,Walker系列全年訂單已超6.3億元人民幣。
津上機床中國(01651)
預計六個月純利約5.0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48%,受惠於國內經濟恢復及產品競爭力提升。
上日大市回顧
港股市場
恒生指數: 25,247.10 (-641.41點, -2.48%)
主板成交: 3,146.24億港元
表現亮眼: 紡織服裝業
多數下跌: 半導體業、硬件設備業
A股市場
上證指數: 3,839.76 (-76.47點, -1.95%)
深證成指: 12,688.94 (-397.47點, -3.04%)
滬深300指數: 4,514.23 (-104.19點, -2.26%)
成交額: 1.94萬億元人民幣
業績公佈
公司代碼 公司名稱 業績類型 預報每股收益 預報營收
3750.HK 寧德時代 2025年三季業績 4.01 127.23B
6680.HK 金力永磁 2025年三季業績 0.16 -
重點經濟數據
預計公佈時間 地區 指標名稱 前值 預測值 實際值
2025-10-20 10:00 中國 9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 0.50 0.03
2025-10-20 10:00 中國 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 3.40 3.11
2025-10-20 10:00 中國 9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 5.20 5.23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GDP:當季同比(%) 5.20 4.76
2025-10-20 10:00 中國 9月發電量產量累計值(億千瓦時) 64193.30
2025-10-20 10:00 中國 9月城鎮調查失業率(%) 5.30 5.25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名義同比 5.3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實際同比 5.4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累計實際同比 5.3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同比 4.7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累計同比 4.7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累計同比 4.6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實際累計同比 4.6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實際同比 6.2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累計實際同比 6.1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GDP:現價:當季值 341777.8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GDP:不變價:第一產業:累計同比 3.70
2025-10-20 10:00 中國 第三季度GDP:不變價:第三產業:累計同比 5.50

免責聲明:本文的預測及意見只作為一般的市場評論,僅供參考之用。本文的版權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本行」)所有,在未經本行同意前,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分發或本文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本行不會對利用本文內的資料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之損失負責。本文中所刊載的資料是根據本行認為可靠的資料來源編製而成,惟該等資料的來源未有經獨立核證,資料只供一般參考用途。本行及/或第三方資訊提供者(「資料來源公司」)並無就本文中所載的任何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公平性、準確性、完整性、時限性或正確性,以及本文中該等預測及/或意見所採用的基準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陳述、擔保或承諾,本行及/或資料來源公司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本文中所載任何該等資料、預測及/或意見所引致之損失負上或承擔任何責任。本行可隨時就本文的內容作出修改,而毋須另行通知。若派發或使用本文所刊載的資料違反任何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法律或規例,則本文所刊載的資料無意供該等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任何人或實體派發或由其使用。本文不構成任何要約,招攬或邀請購買、出售任何證券。本文所載資料沒有考慮到任何人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風險偏好及投資者的任何個人資料。本文無意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因此,投資者不應依賴本文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投資前應先細閱有關證券或投資產品的所有發售文件、財務報表及相關的風險警告及風險披露聲明,並應就本身的財務狀況及需要、投資目標及經驗,詳細考慮並決定該投資是否切合本身特定的投資需要及承受風險的能力。您應於進行交易或投資前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方可作出有關投資決定。本文所載資料並非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亦不構成招攬任何人投資於本文所述之任何產品。本文由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本行」)刊發,內容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

風險披露: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有時可能會非常波動。證券價格可升可跌,甚至變成毫無價值。買賣證券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的表現不一定可以預示日後的表現。